“也应该说一开始对这种豪华的东西,我们也是很反感的,自己也不喜欢吃鱼翅、鲍鱼,包括酒我也是不喜欢的,过年我在家一滴酒都不喝,后来就变成了一种习惯了,甚至我请人的时候我不喝酒好像我不热情,然后他请我吃的时候,我不喝酒好像不够意思。然后最后就变成自己好喝酒了,就喜欢吃茅台,就喜欢吃年份茅台。”杨卫泽表示,一开始的想法就是不能沾,到后面就好像小的东西收下以后,等于大家之间也建立个关系,人与人之间这关系,无论干部还是和企业之间的一个关系,不要把人家拒之于门外,到最后就成了不收白不收的状况,所以最后变成了不可收拾。
大白新闻注意到,公开报道中,“酒蒙子”官员不在少数。2017年9月,贵州省委办公厅、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《贵州省公务活动全面禁酒的规定》:公务活动一律禁酒,被称为“最严禁酒令”,浙江、黑龙江、吉林、安徽、新疆、湖南等多地均已出台禁酒规定。媒体称,“禁酒令”一出,公务接待中饮酒现象虽然比以前大大减少,但是依然有一部分官员戒不掉酒瘾,顶风违纪。不断升级的“禁酒令”要应对的,正是那些本身也在升级的官场饮酒乱象。
《立纪法"保护墙"!云南为715名受不实举报干部正名》在河北调研时,有的钢厂就说,等卖不出去我们自然就不生产了,何必限产?但是现在环境的污染程度已经迫使你不能再生产了。京津冀等地,必须把钢铁、水泥、煤炭这些不符合生态需求的产能压下去,华北大面积的雾霾问题才能解决。解决途径就是提高环保标准,比如耗电量、排放量,要达到标准就要提高生产成本,企业能承受得了,就继续存在,承受不了,自然淘汰,不论所有制性质。




